2022年12月15日-16日,“2023年
銅市場展望暨
Mysteel銅產業鏈年會”在
上海圣諾亞皇冠假日酒店盛大召開。
此次會議由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指導單位:上海期貨交易所、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上海有色金屬行業協會、江西省銅行業協會,由佛山市興海銅
鋁業有限公司、新湖期貨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能投物流有限責任公司、
無錫國開金屬資源有限公司、上海金田銅業有限公司
重慶渝銅有色金屬有限公司、
浙江德瑞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國聯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特邀支持。會議力邀多位重磅專家、知名學者以及行業大咖對宏觀經濟環境、行業市場前景等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入剖析,助力銅產業鏈參與者提前布局2023。
16日上午,上海汽車工程學會秘書長梁元聰以《“汽車產業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為題發表演講。
梁元聰首先提到了汽車產業變局的內在緣由:
一、制約與矛盾
外部:持續發展的制約因素增多(1.能源壓力,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超70%;2.環境污染,準入門檻提高;3.城市交通的壓力,停車、安全等問題,地方政府的調控措施;4.經濟形勢對消費能力和消費信心的影響;5.國際政治形勢及疫情常態化威脅供應鏈安全)
內部:總體產能呈現過剩(2017年,國內汽車企業集團整車銷量為 2888 萬輛;2018年,乘用車年產能近 3342萬輛,現在建產能約1293+382萬輛,競爭日趨激烈)
二、行業趨勢
1.技術的進步推動汽車產品向低碳綠色、智能網聯方向發展
2.跨界融合已成現實(與互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新工藝裝備等領域的跨界融合,已成為傳統汽車產業轉型生存、發展之道)
3.新型用車模式--汽車共享模式初步成形 --車企出行服務提供商
然后,梁元聰分析了這前所未有之變局對相關產業的影響:
1.電動化----三電系統的新機遇
電池(隔膜、電極、電解質、BMS…),電驅動(轉子、定子、冷卻…),電控系統(傳感器、功率器件、芯片…),殼體及防護(絕緣、高溫阻燃、防沖擊、耐腐蝕…),氫燃料電池(模電極MEA、質子交換膜、氧化還原催化劑、空壓機…),充電設施(充電樁、電力輸送線網),電動汽車對銅的需求成倍增加。
2.汽車輕量化----為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帶來契機
汽車的減重已成為所有汽車企業共同的努力方向,其中結構優化設計、輕質或高強度材料、先進制造工藝是汽車輕量化的相輔相成的基本途徑。汽車輕量化帶來材料多元化選用以及非金屬材料在汽車上應用呈多維趨勢。
智能化與網聯化-----汽車電子配套需求劇增
中國是最大汽車生產國à汽車電子最大消費國,全球汽車電子市場2萬億美元 其中中國1029億美元,此趨勢推動汽車半導體產業高速發展。據統計,2020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380億美元左右,其中中國市場94億,且在未來會延續增長勢頭。